- 活性炭制备的原料
- 2021-11-15 产品知识
- 原料是决定活性炭制备工艺及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需要考虑的原料性质主要包括灰分、产率及固定碳含量等。为了获得高生产效率,就要求原料有尽可能高的固定碳和尽可能低的挥发分。 活性碳的制备原料可分为如下四大类: (1)有机高分子聚合物 包括酚醛树脂、聚糖醇、聚偏二氯乙烯、聚乙烯醇/酚醛树脂、酚甲醛、合成树脂等。 酚醛树脂是世界上较早人工合成的树脂,不仅生产工艺成熟、价格低廉,而且具有炭化收率高、杂质含量低、易于活化成孔等特点。 湖南大学张林等选择酚醛树脂为原料,以NaOH为活化剂考
- 活性炭基本性质
- 2021-11-15 产品知识
- 活性炭基本性质 活性炭的结构是由六角形的碳原子平面层组成,这些平面层构成了活性炭的基本微晶(即石墨微晶)结构,每个基本微晶含有3-4个平行的碳原子平面层,六角网状平面中碳原子间距为0.142nm,层间距为0.3354nm。 这种结构注定活性炭具有发达孔结构。无定形炭的结构,是由多层平行的碳网平面组成的微晶群和其它未组成平行层的单个网状平面以及无规则炭三部分组成。由于含碳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不同,在高温下形成“乱层结构”和“无序结构”的情况也不同,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含碳物质都可以形成具有活性炭结构的
- 活性炭在催化剂载体及催化剂中的应用
- 2021-11-15 产品知识
- 活性炭在催化剂载体及催化剂中的应用 1、催化剂载体 在过去几十年中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也得到了大量应用,活性炭作为载体有以下优点:价格低廉,能耐酸碱,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吸附性能,另外负载于其上的贵金属通过炭载体的燃烧较易回收。广泛将活性炭应用于催化剂的载体,催化的反应种类包括卤化氧化、还原树脂单体制造聚合异构化以及其它各种反应。 以活性炭作为催化剂的载体是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而这一概念早在70年代初就已提出。例如,在甲醇转化反应中,采用高比表面积活性炭AX-21作为
- 活性炭催化剂载体的各类作用
- 2021-11-11 产品知识
- 活性炭催化剂载体的各类作用 将活性炭作为载体使用,其应用范围就比活性炭本身作为催化剂的应用宽得多。载体是固体催化剂中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分散剂、黏合剂和支撑体。载体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可以归纳如下。 1、分散作用 多相催化是一种界面现象,因此,要求活性炭催化剂的活性组分具有足够的表面积,这就需要提高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使其处于微米级或原子级的分散状态。载体可以分散活性组分为很小的粒子,并保持其稳定性。例如:将贵金属Pt负载于Al 2 O 3 载体上,使Pt分散为纳米级粒子,成为高活性催化剂,
- 活性炭在吸附领域中的应用
- 2021-11-11 产品知识
- 活性炭在吸附领域中的应用: 活性炭在气(汽)相吸附方面是从一次世界大战中应用于防毒面具开始的,以后逐渐推向化学、医药、溶剂回收、气体净化和分离等领域。 活性炭在气相吸附方面的应用主要有: A.气体净化、分离和储存。 1)防护有害气体和去除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如Asao Oya等人采用磷酸对木炭和椰壳活性炭颗粒进行活化,对比二者活化前后的吸附性能,并将NH 3 和(CH 3 ) 3 N有气味的气体通过这两种材料,通过SEM观察其微观结构可以发现,活性炭吸附性能较强,尤其是对氨气的吸收
- 活性炭在电容器领域中的应用
- 2021-11-10 产品知识
- 早在1957年Becker就已提出多孔碳电机制电双层电容的概念,但直到1970年美国Boos提出了利用高比表面积碳材料制作双电层电容器的专利申请,活性炭作为电极材料开始被广泛关注。1978年日本松下电器开发成功电双层电容,与此同时,日本电气公司基于美国专利使之商业化。超级电容器(双电层电容器)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电化学能量存储装置。它是介于传统电容器和电池之间,其功率密度远远高于普通电池和传统电容能量密度,因而填补了这两个传统技术间的空白。作为一种储能元件超级电容器由于具有体积小、
-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 2021-11-10 产品知识
- 活性炭的制备方法 1、炭化法 炭化是除去了原材料中的挥发成分,得到一定初始孔隙和一定机械强度的炭材料。炭化实质是原材料中有机物的热解过程,包括热分解反应和缩聚反应。 木材在热分解过程中较激烈的分解温度一般分为如下几个区间:半纤维素200-300℃,纤维素325-375℃,木质素250-500℃。按照Bacon、Brunner和Roberts的观点以及本实验用到的椰壳热解曲线,认为椰壳的热解主要分如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阶段:低于150℃,主要为脱出结构中以物理方式吸附的水。 二阶段:150-240
- 活性炭表面改性对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2021-11-09 产品知识
- 活性炭表面的官能团种类对脱硫脱硝性能有着较大的影响。活性炭表面的碱性官能团(主要包括部分含氧官能团和含氮官能团)有助于对酸性气体的吸附脱除。氧元素容易被化学吸附在炭表面的活性位上而形成表面含氧官能团,其存在使活性炭表面极性显著增大,对活性炭表面的酸碱性、吸附选择性、反应性产生重要影响。碱性含氧官能团主要包括醌式羰基、吡喃酮基和苯并吡喃基。醌式羰基中的氧原子(图2左图,2号位置)由于具有孤对电子,会显出一定的碱性,这对于酸性气体SO 2 的吸附是有利的。 研究指出活性炭表面的碱性含氧官能团
- 活性炭孔结构对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 2021-11-09 产品知识
- 活性炭孔结构对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 1、比表面积 有关孔容和比表面积对活性炭的脱硫性能及硫容的影响的研究很多,其影响结果也不尽相同。 使用水蒸气在850-950℃下活化制备了一系列比表面积的煤质活性焦,使用含SO 2 2000ppm的模拟烟气,在5000h -1 的空速下进行脱硫研究,发现硫容与总比表面积和孔容均没有关联,但是与微孔比表面积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微孔比表面积较大的活性焦的硫容也呈现出较大值;作者认为微孔是发生脱硫反应的主要场所,脱硫后活性焦微孔容积相比原活性焦减少0.0115c
- 活性炭的活化工艺与设备分类
- 2021-11-08 产品知识
- “活性炭”定名之初,人们总以为它具有吸附、脱色能力是由于有了“活性”的缘故,而活性又是由化学反应和热处理而获得,把具有活性的炭叫做活性炭,把使炭活性化的过程叫做活化。 以后通过研究活性炭的结构得知,活性炭之所以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主要是由于它具有特殊的微晶结构,较为发达的微孔、巨大的比表面积。制造活性炭的主要工序—活化过程,就是使炭形成多孔的微晶结构,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 自从本世纪初(1909年)诞生活性炭工业开始,活性炭生产工艺与设备就分成化学法和气体法两大类。经80余年的发展,出现各种活